文章来源:《中国教育报》
2015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,袁贵仁部长指出,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。
电子书包、多媒体课堂、〇2〇教育……各式各样、 目不暇接的教育手段,可能很快就来到您身边。其实这些教育信息化手段正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。它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,也就是要实现人的思想观念、素质能力、行为方式、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现代转型。
未来1-2年内:无处不在的学习场
【课堂实景】带着一台iPad ,走进无线网络覆 盖的教室,输入用户名和密码,跳出一段清晰的图像和声音:"请问以下哪只不是昆虫.....”面对 蝴蝶、蜘蛛、蜜蜂等数十张照片,学生开始饶有兴趣地查找并点击答案。老师还可使用"电子书架"、"专题网站"、"网络搜索"、"校园图书馆" 等功能,带学生一起了解、熟悉昆虫,再进入测试。从"寻找昆虫"到"教师点评",从"扩充阅读"到环保教育,这堂35分钟的课程,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。
未来3-4年内:学习游戏化、教育数据化将成趋势
【课堂实景】Algodoo是瑞典一家公司开发的仿真物理实验模拟游戏。在一个卡通平台上,学生可以用简单的绘图工具编辑各种实验 场景。比如,通过设置齿轮、弹簧、铰链等元素,轻松掌握摩擦力、弹力等各种力的作用方式。不仅如此,学生还可上传自己的实验作品,分享实验内容。
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,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及时掌握学生的性格、爰好、 心理素质、学习成绩等各项数据,做到更好地因材施教,在培养人才的同时,培养精英。
未来5年后:迎来"创客”式学习新时代,可穿戴设备进校园
【课堂实景】目前教育界对于"创客"式学习的预测是:它以学生的兴趣为起始点。 假设孩子对某个内容感兴趣,他可以在网上阅读、转发文章,再通过博客、 论坛等,接近这个行业领域和人物。 他会像发烧友一样收集一切资源,进行整理、对海量信息做出预判。与此同时,孩子的学习伙伴也是网络上的" 小圈子",他们年龄、学历多元化,互相学习,分享学习成果。
未来5年,可穿戴技术也可能进入课堂。想象一下,孩子带着智能手环参加各种体育锻炼,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。同时,可穿戴设备还能满足身体或智力残缺者的需要,为他们获取学习内容提供便利,这将会使可穿戴设备成为特殊教育中一项令人极其兴奋的技术。
教师如何玩转"未来课堂"
未来课堂有许多先进设备,环境舒适且能满足各种教与学的需要。但并不是有了这些设备和系统,就可以称之为未来课堂。老师们,不妨看看在未来课堂中, 该怎么做?
学校和教师要实现为学生私人定制
未来课堂中,教师要能根据每一 位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系统性规划、设计。设计不是一次完成, 而是可以让学生持续学习,掌握学习方法。要实现"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",重点在于通过多种载体的介入,如划分区域的教室、书面诊断书、移动终端等将学生的学习进程、弱点充分暴露。 教师要真正做到"因材施教”。
以"学"为中心而非"教"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
现阶段,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更 多的是传统的"上对下"教学。对学生来讲,这种学习是被动的。而在未来,老师的任务则是成为学生的好伙伴,在课堂上同学生共同探索,求得知识。通过教学相长, 共同走向师生终身学习的道路, 真正实现以"学"为中心的未来课堂教学理念,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教育实践,重新定义课堂、教师、 教学
未来课堂要走向基于关系的课堂, 即教师和学生同为学习者,共同进步。同时借助互联网、移动终端设备打造全媒体交互空间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Ipad上的答题速度、准确实时地判断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。这就是科技改变课堂,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。
除了要有丰富的教学技能,通过大量数据统计、分析得到学生学习规律、认知规律、差异发生点等是未来教师在教学理念中面临的巨大挑战。未来教学要走向没有边界的教学时空,打破传统的40分钟教室学习的方式,课上课下、线上线下实时答疑,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,在未来移动生活中为学生订制最个性的学习方式。